欢迎访问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非遗研究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传承   >   正文

非遗知识课堂丨戏曲舞台上的盔头(五)

作者: 杨耐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4-07

一、盔头行简史

盔头行业究竟产生于何时,目前并无明确的资料记载。民间传说盔头制作始于唐代。北京曾有的盔头作、盔头巷等坊巷,据说大概在元明时期就已存在,后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有资料显示,清末民初北京的盔头行业十分兴盛,有文字记载的盔头铺有数十家之多。

作为一种舞台表演的道具,盔头的制作技艺虽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实用冠帽,但也在漫长的实践与摸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材料的纸质化和造型的艺术化,这在硬盔制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日常生活中的硬盔在隋唐时期即已有之,当时的硬盔采用纸绢为衬、铜铁为骨。

戏中使用纸质道具的文字记录出现在元代。元末南戏《琵琶记》和元杂剧《保成公径赴渑池会》中就分别提到纸糊的帽子和斧子。宋元笔记或杂剧等文字资料中提到的虎头盔、紫金盔、椀子盔、凤翅盔、八角红缨桶子帽等,几乎都可以在目前现存的盔头造型中找到对应之物。元人南戏《幽闺记》(又名《拜月亭》)甚至提到了“耳不闻”。

图1 梅兰芳出演《贵妃醉酒》时戴凤冠

任何一个行业的诞生都是社会生产不断细化分工的结果,盔头行也是如此。唐代大规模梨园活动必然带动相应的作坊和少府杂匠的发展,以至于史料中记载,唐高宗时期朝廷不得不停摆“南北中尚、梨园、作坊,减少府杂匠”。而唐玄宗时代,大量乐舞伶人所戴芙蓉冠等演出帽冠,必定不会是皇室贵族所戴金翠实物。如此,自周代以来延续了数百上千年的弁师之制便有了分野的必要。盔头行业大概就这样诞生了。

二、北京盔头行

弁师,即做帽子的师傅。周代弁师是一种官职,专门负责宫廷冠帽制作。秦汉时期归少府,隋唐时归尚衣局,明代专设巾帽局,属内府。《明会典》中记载,当时的帽匠不仅有官匠、民匠之分,还有轮班匠和坐匠。轮班匠和坐匠都应当属于民匠,只不过坐匠当以制作冠帽为固定职业,亦即有固定的铺作,专门经营帽业。北京元明时期盔头巷的存在大概就是盔头坐匠比较集中的坊巷。

清代内务府营造司工程册中也多次提到家匠和民匠。家匠当为宫廷或官府内部长期任职的匠人,民匠则指民间匠人。根据清宫档案中的记载,清代的“盔头作”当隶属于内务府造办处。后来随着大清帝国的渐趋衰微、日不敷出,越来越多的宫廷匠人散落民间并由此带动了民间盔头业的蓬勃发展。

图2 1959年北京盔头社全体社员合影

图3 盔头社老师傅周文敏

这些盔头业者当时主要聚集在北京前门地区的廊坊头条、廊坊二条、粮食店街,原宣武门外陕西巷、校尉营、虎坊路,以及原崇文门西草市街等地。其中,尤以西草市街为盛。这里形成了所谓的“戏装一条街”。锦华号是草市街上最早开设的盔头铺之一。李春等人开设的“三顺戏衣庄”亦在此地。很多戏衣庄不止经营戏衣,兼有盔头买卖或租赁业务,因此,规模大的戏衣庄通常也聘有盔头师傅。

图4 南沙滩盔头社的老艺人

民国初期,时局不稳,战乱频仍,包括盔头在内的各种小手工业不断遭受冲击,尤其是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北京专门制作盔头的店铺只剩四五家,如锦华号、聚顺号、华林昌等。1955年4月1日,北京市盔头戏具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盔头社”)正式成立。短短的两三年之内,盔头社迅速壮大,由最初的46名入社者发展到300多人。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盔头社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没落,不久发生合并转产,直至解散。

图5 苏州剧装厂盔头生产车间

除了北京,20世纪50年代全国还有很多地方都建立了盔头生产合作社,随后也经历了与北京盔头社大致相同的命运。

图6 潮剧盔头制作技艺汕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衍庭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曾经的一些盔头从业者重新恢复盔头制作与生产,但是规模人数已大不如前。

三、北方李氏盔头

21世纪以后,得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传统盔头制作技艺受到关注,并被一些地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继宗先生是目前戏曲盔头制作技艺传承实践的代表人物之一,这得益于他从小做盔头学徒以及先后在北京盔头社和北方昆曲剧院工作的丰富经历。李继宗不仅擅长盔头制作技艺,而且擅长“盔箱”,即管理盔头,因此能够很好地将幕后的盔头制作技艺与台前的戏曲艺术实践融合在一起。

图7 戏曲盔头制作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北方昆曲剧院已退休的高级舞美技师李继宗先生点绸

图8 李继宗之子李学良示范李氏盔头制作:点绸

图9 李继宗之女李学兰示范李氏盔头制作:黑点

图10 李继宗之女李学兰示范李氏盔头制作:沥粉

盔头制作技艺在李氏家族世代相传,目前已传至第五代。李氏盔头技艺的特点是规模大,技术门类齐全,不仅囊括了从硬盔到软盔和切末的全部盔头制作门类,而且包含了绒球、穗子和点翠等盔头辅助行业。这在目前的盔头行中是十分难得的。

图11 李继宗在北京联合大学授课

图12 李继宗为弟子传授技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盔头并传承盔头制作技艺,李继宗先生及其孙子李鑫多次在高校、图书馆、文化馆、科研机构等场所公开授课,传授盔头制作技艺。

(图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相关权益归权利者所有)


地址:河南 开封 东京大道中段 招生热线: 0371-22861199 23653288 办公室电话:0371-22115671

Copyright © 201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