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督导研究 > 正文

马 斌:高职教学督导应把控好的几大问题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更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学除了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外,还须让学生熟练掌握主干技术,学会实际应用,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强化高职院校的科学督导、精准督导和高效督导,提高教学督导的效能,要特别注意把控好几个问题。

1 督导就位前的准备

教学督导在进入课堂督导前,必须进行多方面的精心准备。只有精心准备,认真回答“面对卓越课堂创建和高质量发展,督导自己是否已准备好”的问题,才能在督导过程中全面而深刻地聚焦每一堂课,做到实事求是而不误判、具体分析而精准点穴。一是对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战略及其方针政策能够深切体悟,备有对高职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理论的深刻认知,备有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及对高职教育规律和高职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正确审视,备有对校情、学情和教情的准确省察。二是必须对企业文化、企业规程等有所了解,并能清晰把握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诉求和质量标准。三是必须深刻了解高职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特点,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方式、不同课程的教学范式及其实现手段了然于心,充分了解课程教学计划的详细安排。四是要通过事前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不同班级的学情学风、不同教师的教学背景。

2 督导过程的主辅关系

从督查与指导的所谓比重上观察,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是督查和指导二者的结合,但应以指导为主、督查为辅,换句话说,就是以指导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的教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与查验,即导主督辅、以导为先。其实,这种认知未尽科学、准确。严格而言,应是督中有导,寓导于督,导中有督,寓督于导,二者应是合为一体,不分彼此,相辅相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关系。若深入而细致地探究,督与导比重的多少,应与教学质态有很大关联,即在教学秩序建立初期,以完善教学环节为主要任务的阶段,监督的成分应多些;在教学提质增效,教学质量意识已经内化为教师思想和行动自觉的阶段,指导则上升为主要任务,比重自然增多。从督查与指导的所谓态度上分析,一般认为督查要严肃严格些,而指导则相对亲切而温和。其实,这种认知也未必精确。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与查验时,应保持帮助教师完善教学环节的友好心态和热情,而不是以敌对的心理进行搜索式观察,但对教师的指导帮助则不能谦谦然、温良恭俭让。也就是说,检查监督应刚中有柔,指导帮助则应柔中带刚。从这两个维度理解督与导的关系,或有助于把握与拿捏督和导的分寸和尺度。

3 教学过程的细节审视

教学督导在督导过程中,当然应首先着眼于课堂教学大的方面,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学计划和教案是否齐备、教态仪表是否端庄、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激情是否饱满、启发诱导是否有方、信息技术运用是否得当、师生互动是否频繁、师生融合是否紧密、内容传授是否正确、思政和素质教育是否有机渗透、课堂氛围是否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是否优质高效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观察、总体督验,但更要关注和审视课堂的教学细节,因为各处细节共同构成了课堂教学大的格局和意蕴。课堂细节既是教育教学的构成部分,又是不可忽略的教书育人的载体,是课程思政、素质教育的重要端口,可于细微处潜移默化,可于细微处事半功倍。细节里面蕴含大教育,细微处也可以有大设计。它还是教师教学魅力、魄力和定力大小的投射。因此,教师对待细节的态度形成了课堂教学的格局:或精致或粗糙,或具反作用或成正能量。倘若对课堂细节不加关注和重视,就会习以为常、习以为惯,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细节既包括教师的教学准备、仪态仪表、声音节奏及其教学基本功的展示,又涵盖课堂控制、师生互动、内容取舍及其课程思政、职业素养教育渗透等。有些细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效果为零或效果成负。因此,教学督导要审视教师在细节处理是否精细到位、匠心独运。

4 督导质效的提升操作

高职教学督导一方面要做好高职教育理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观与教学督导理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领悟,做到理论理念先行,武装头脑,更新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做好高职教育理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观与教学督导理论的宣传普及工作,在师生中特别是在青年教师中进行高职教育质量价值观和工匠精神方面的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或学术沙龙等形式,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证体系建设筑牢思想之基。理论武装、理念更新、认知生成等方面虽是虚功,却需实做,往深里做、往细里做,才能形成对高职教育质量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形成悦纳督导、配合督导的友好生态。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和效能出发,督导实操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实务,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望、闻、问、切”,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推动教风学风向善、向优。具体而言,主要涉及督导的实力、实功、实情、实践、实策和实效等方面。一是要具备较强的实际督导能力,督导要提升自我修为,强化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质量文化的积淀,能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准评判和准确指导;二是要切实下好督查和指导的苦功夫,舍得花力气,不敷衍了事,不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三是要善于调查研究,把握真实的教情与学情、院情与班情;四是要深化高职教育创新理论、质量文化和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的实践指导,对教师的创新实践给予及时总结与推广;五是要在分析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和相关教师提出实实在在的改进对策和中肯建议,不可虚与委蛇;六是要坚持以课堂实际效果为第一标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心智和品行方面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师生传授与承接的和谐度。实操之虚实程度,事关督导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5 督导的边界和纵深

高职教学督导在教学督查和指导过程中,需要把握督导工作的边界和纵深问题,即范围到底有多大多广多深,既不能局限于听、评几节课,又不能无限扩张、伸手过长;既不能浮光掠影、止于表面,又不能过度挖掘、干预,必须把握好教学督导的“度”———广度和深度,这既是幅度问题,又关乎精准度。“在职业教育新的‘课程督导’理念之下,督导的职能、范围、任务等都需要重新探索。”精准度是高职教学督导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理念。科学聚焦,才能精准督导,聚焦的关键是焦距。必须根据学校教学督导任务安排,选准目标及其范围、选好手段和方式、选对尺度和分寸。在广度上,一般而言,既要了解所有督导课程任课教师概况,又要了解所在班级的学情,还要了解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和教案,重点是对青年教师群体增加督导频次;在深度上,既要了解有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背景与特色,又要了解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在专业和课程中的实现方式,更要了解督导对象(不只是教师,还包括课堂的主体即学生)的教学特点及学习特性,重点是在分析课堂教与学多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提出对策上下功夫,对所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与服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但不具体干预。校级督导与院级督导的具体分工不同,广度与深度也不一样。校级督导侧重于专项、重点和研究性督导,可以有指定性、选择性,兼具鉴定性和研究性。比如:创新型示范型课程评议、优秀教学奖评议、卓越课堂认证、省市级以上教学比武参赛集训评议等。又比如:师生争议性较大、反映较强烈的课程、课堂评议,新入职教师的听课评议,教改项目,拟推广课堂范式鉴定性、探究性的听课评议等。此外,还可对涉及全校性教学管理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院级督导则立足于日常、基础和常规性督导,作为教育教学质量检测、把关的第一道关口,具有全方位、全覆盖和全天候的特点,即所有任课教师(不管是主讲、辅讲教师还是兼职教师)的所有课程(不管是必修、选修课程还是理论、实践或理实一体课程)都应在督导之列。

6 督导的学术研究

教学督导的主要任务其实有两项,一是课堂听课评鉴,二是就督导理论与实践进行调研和学术探究,两者共同构成督导行稳致远的两足,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评鉴指的是,就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表现进行价值判断,依据教学质量内涵,按照评鉴指针及其程序,由督导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手段、技术与素质及目标与效能进行鉴定性评议,以推动教与学的双向融合与提升。学术研究,在这里指的是在督导实践的基础上,对督导理论理念、原理原则和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进行学理探究及其实证分析、归纳和总结提炼,以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性认识成果。听课评鉴与学术研究是督导工作的两项基本内容,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听课评鉴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没有听课评鉴的生动实践,学术研究便是书斋里的闭门造车,既无案例分析,亦无问题可询、症结可考,要么空洞无物,要么玄之又玄。学术研究是听课评鉴的前提,没有理论、范畴、原则和学理的学习与研究,听课评鉴便既无理论指导又无原则可循,更难以在创新理论的探究和指导下进行创新实践,要么沿袭旧习,要么稀里糊涂。加强对督导工作的学术性研究,可以提升听课评鉴的质量,深化和升华听课评鉴的境界,对增强听课评鉴的科学性、全面性、深刻性、精准性和高效性大有裨益。“加强教学督导研究工作,集中专家力量有序开展专项调研与专题研究工作有利于重点解决某个或某方面的问题,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取得领导肯定、同事认可、群众满意的综合效果,从而提升教学督导工作的权威性,推进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督导工作停滞于单一‘听课、评课’的重复工作”。

7 余 论

上述六大问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正确把控督导就位前的准备问题是开展教学督导的前提,正确把控督导过程的主辅问题是明确督导方向的基础,正确把控教学过程的细节审视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灵魂,正确把控督导质效的提升问题是发挥督导作用的关键,正确把控督导的边界和纵深问题是进行科学督导的核心,正确把控督导的学术研究问题是促进督导行稳致远的保障。“如果学生满意了,教学质量就应该是高的;如果他们都不满意,恐怕这个教学质量就有点问题了。”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需要认真把控的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正确推进教师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让广大学生满意。这种满意,不是教师的某种迁就与迎合,而是学生对具有一定难度、深度、创新度和温度的高职特色“金课”的赞许与悦纳,目标在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基于此,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虽与督导工作者无直接关联,但需在督导过程中格外注意,即课堂上技术与素质养成的关系问题,在注重高职技术技能教学和训练的同时,应指导教师将对学生的道德品行、职业素质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教育置于首位,勿忘立德树人之根本,把课程思政贯彻到底。只有以“巨细靡遗之眼,如履薄冰之心”,正确把控和处理好督导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学督导、精准督导和高效督导的目标,为学生提供茁壮成长的肥田沃土。

参考文献:

[1] 贾剑方.职业教育大发展催生的教学督导与课程督导[J].职教通讯,2017(4):1-6.

[2] 甘罗嘉.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三个实践层次与五点思考[J].北京教育,2017(7):115-117.

[3] 谢维 和 . 大学 生 有资 格 当 教 学 质量 裁判员 [N]. 中 国 教 育报 ,2018-10-27(2).

上一条:任占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现实意义、实践方略和效验表征
下一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2020—2023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