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空间 > 红色经典 > 正文

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来源:音乐学院 | 发布日期:2022-03-22 | 作者:音乐学院 】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受经济全球化、社会大环境和互联网普及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新的变化,有些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大学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如何,直接会影响到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会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我国,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长期以来,我们党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他们能拥护国家的重大决策,热爱祖国,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努力勤奋学习,渴望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适应竞争,适应社会,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他们追求健康向上的、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充满正能量、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追求人格完美。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加之互联网的兴起,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倾斜,被世俗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理想缺失,利益至上。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利益至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钱多作为了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对理想的放弃对金钱而不择手段。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满足于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就是向钱看向厚赚”。这都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2.道德缺失,才能至上。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是由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所决定的,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无直接关系。部分学生将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上,在思想上不要求上进,不讲社会公德,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认为只要我有本事就能被社会认可;有的学生行为粗野,谈吐庸俗,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排斥、冷漠的态度。3.意志缺失,享受至上。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媒体舆论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在一些大学生中,攀比之风大大存在,虚荣、穿名牌、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必然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想方设法去挣钱,缺乏坚强的意志,少数学生走上犯罪道路。

三、思政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学的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处于主导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形态。高职生已接受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一定的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着一定的理解,在思政课堂的教学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观点和立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思政课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用古代的爱国主义故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衔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3.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公民的责任和意识。让学生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结合,做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要将课堂上所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要量化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具体要求,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理解。5.开展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也是检验培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学校要提供各类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通过社会实践,鼓励广大学生主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积极传播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一个有知识、有朝气的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创新者,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要培育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它内化为自己做事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信仰坚定,勤奋努力,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