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和信仰的力量 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8日发布人:翟粉荣 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更好地向学生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感悟信仰的力量,全面落实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7月9—15日,我们思政教学部的老师们在张鹤鸣主任和李威书记带领下,赴贵州参加了贵州师范大学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期间,我们聆听了著名长征史研究专家、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红军文化及红色旅游研究所所长李俊教授《红军长征在贵州》的专题报告,并赴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役旧址、苟坝会议会址、茅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地进行考察并聆听了专家们的现场教学。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是却感收获颇丰。

一、红军长征在贵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实践研修,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贵州是红军在长征期间转战时间最长、空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长征途中,党中央在贵州召开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苟坝会议等重要会议,进行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河等著名战役,实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这些红色文化见证了我们党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听专家报告、到实地研修,感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信仰的伟大力量

李俊教授图文丰富、声情并茂的《红军长征在贵州》精彩专题报告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气势恢弘的听觉和视觉盛宴,再现了8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走进遵义会议会址,仰望那幢两层青砖小楼,敬仰之情油然而生。1935年1月,就是在这里,一次重大会议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央红军重获新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初步形成。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来到娄山关战役遗址,踏着青石板山路登上观景平台,远望四周,山峰耸立,地势陡峭,中间两座山峰相连,形成一道狭窄的隘口,此时,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何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935年,中央红军就是在这里不惧艰险、无惧强敌取得了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娄山关大捷,因此有人称娄山关是历史上中国革命的转运之关。如今的娄山关硝烟不再,但红军战斗过的战壕、留下的弹坑仍旧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娄山关一役后,毛泽东曾策马经过山隘,留下了气壮山河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红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打通了娄山关这条唯一的生命线,在长征路上重整旗鼓,再向前。

在苟坝会议遗址,从毛泽东小道远远望去,可以想象当年在苟坝的那一个夜晚,毛泽东是怎样地忧心忡忡,独自提着马灯,前往周恩来、朱德住处,说服周恩来、朱德撤销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让红军及时避开了敌人布下的“口袋阵”。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的成立,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来到茅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我们仿佛听到了80多年前战火硝烟时代那猛烈的炮火声。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被毛泽东自评为“平生最得意之作”、在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注定要被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伟大精神,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

走进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伟大力量。息烽集中营位于息烽县城南6公里,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关押人员“级别”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消,先后囚禁过共产党人、抗日爱国将领、新四军干部、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等1200多人,被秘密处决和折磨致死的就有600多人,人们熟知的罗世文杨虎城杨拯贵宋绮云、“小萝卜头”、黄显声马寅初等都曾被囚禁于此。他们20几个人被关在同一间牢房,由于空间狭小他们只能侧身休息,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条件十分恶劣。在集中营深处,还有一处更加隐蔽的地方,称为“猫洞”,里面有一百多米深,不见天日,与外界隔绝。国民党兵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对革命战士施加酷刑,手段极其残忍,但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我们的革命战士并没有被敌人的残忍手段和刑讯逼供所吓倒,而是利用各种方式与敌人抗争!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与残酷折磨,英烈们用“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精神,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展现出民族精神。罗世文烈士,吟诵着“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的诗句走向刑场。而他和车耀先烈士面对监狱主任周养浩所实施的“怀柔”与收买,却指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厉声喝道:“今天的酒席很丰富,但都是你们搜刮来的人民血汗。我不能用人民的血汗来灌满自己的肠胃!”说罢,二人昂首挺胸扬长而去。多才多艺的张露萍年轻美丽,1945年7月14日,她与6名共产党员被押赴息烽快活岭处决,他们高唱着《国际歌》奔赴刑场。在刑场上,刽子手第一枪没有打中她,她大骂刽子手:“笨蛋,朝我的胸部开枪!”随后,她喊出了24岁生命中最后的呐喊:“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革命先烈们不惧酷刑,视死如归?这正是信仰的伟大力量!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把共产党人和一切革命者凝聚了起来,使他们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

三、把精神和信仰的力量作为指路明灯,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人生长征路

通过这次研修,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再次点燃了我们的爱国热情,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受到了清澈的洗礼。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长征精神和先烈们信仰的力量作为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与那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们相比,已经完全不同。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是唯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能变。有信仰,青春才不会无处安放;有信仰,人生才不会随波逐流;有信仰,理想才不会被迷茫驱散。多品尝信仰的滋味,多感受信仰的力量,多沐浴信仰的光华,多点燃信仰的火花,我们就会明白出发的意义、目标的深义,就能步伐坚定、永远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要把长征精神和先烈们信仰的力量作为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在思政课堂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学生讲深、讲透、讲活,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向学生讲好长征故事,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我们知道,贵州是红军在长征期间转战时间最长、空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是长征精神的重要源泉。作为思政课教师,通过这次研修,要更加深刻理解和感悟长征精神,要在课堂内外向学生讲好长征故事。讲好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所体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讲好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战役中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表现出来的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英勇的革命精神,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第三,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人生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走好人生的长征路。要不断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全面落实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不懈奋斗!

上一条:重走长征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下一条:伟大的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