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项目的传承与创新,10月29日下午,校非遗研究中心主办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汴绣文化讲座。特邀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程曼萍老师莅临本校,开展题为——“扬工匠精神,勇担传承汴绣技艺的重任”专题讲座。校非遗研究中心主任祁颖、校团委组织部部长张盼乐、工艺美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刘斌、开封市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刘新丽、汤氏古琴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汤红伟及我校师生共170余人参加活动。讲座由非遗研究中心伊璐瑶主持。

程曼萍老师,1954年出生于河南开封,自18岁进入开封汴绣厂以来,便与汴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跟随第一代刺绣老艺人杜秀芬老师潜心学习,技艺日益精湛。两年后,因技艺突出,她被破格选入《清明上河图》绣制小组,参与绣制了这一传世佳作。退休后,程老师依然坚守在汴绣岗位上,担任技术总监,继续为汴绣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讲座中,程曼萍老师详细介绍了汴绣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以及创新发展。她指出,汴绣不仅继承了宋绣的优良传统,更在日用绣的基础上开创了“绣画”新纪元,实现了由绣制民间花鸟绘画向历史名画为主要题材的历史跨越。程曼萍老师重点介绍了汴绣独有的针法体系,如齐面绣、勾针绣等创新技法,这些针法不仅丰富了绣品的表现力,也体现了汴绣“平、齐、细、活、练、顺”的七字审美标准。

同时,程曼萍老师在针法技艺上极为全面,能绣制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以及人物肖像等多种类型的刺绣作品。她大胆创新,独创了“席篾绣”“叠彩绣”等针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刺绣艺术风格。她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展评中荣获金银奖,为中国刺绣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她多次参与到《文莱国王肖像》、《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尔夫妇》、《邓小平肖像》、《刘少奇肖像》等汴绣作品的制作中,为中国刺绣行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特别提到,汴绣作品曾多次为人民大会堂、驻外使领馆等重要场所定制,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与国家认可。

《文莱国王肖像》北京交接仪式 汴绣《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尔夫妇》


程老师参加“与世界携手 让河南出彩”河南北京全球推介会
在讲座尾声,程老师提到:“什么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奉献精神,就是坚守、严谨、专注、耐心、恒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创造出优异的作品。”她鼓励在场同学们:“汴绣需要热爱,更需要坚守。希望你们能以工匠精神深耕技艺,让这门千年绣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随着程曼萍老师精彩讲座的结束,本次“发扬工匠精神,勇担传承汴绣技艺”非遗进校园专题讲座也圆满落下了帷幕。但汴绣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仍将继续。我们相信,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在程曼萍老师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悉心指导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汴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