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党课

从苦难到辉煌

发布者:五专部  时间:2019-09-11 11:45:48  浏览:

三个部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新民主义革命时期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二)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

(1)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不成功,呼唤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

(2)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不断的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掀起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20世纪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外部条件。

2.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也就是现在的兴业路76号,李汉俊的兄长李书城的住宅内13名党代表: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旅日共产党组织的代表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共有;联合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二)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曲折探索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共产党怎样才能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1.党的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探索的成就与失误

一大纲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列宁在认真考察了东方落后国家革命的基础上,形成了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指出殖民地国家的革命一开始不会是共产主义革命,而是民族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应当支持、参加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实现对运动的领导权;要力争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再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

1922年1月,莫斯科远东会议,指出中国的首要问题是要从外国的羁绊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土地收归国有,创立一个简单邦联式的民主主义共和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共产党必须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联盟,支持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同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要作领袖、作栋梁,并要唤醒农民参加革命。

二大: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二大后,党立即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迅速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但很快就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下失败了。

教训:

第一,无产阶级干革命不能单枪匹马,必须同农民、小资产阶级乃至资产阶级结成同盟。

第二,无产阶级干革命不能赤手空拳,必须建立革命武装,以反对反革命武装。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式确定以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四大前后,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总结经验,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其主要成就是:

第一,在更自觉地认识到帝国主义是革命的头号敌人的同时,开始把封建地主阶级看作革命对象,把打倒地主阶级和军阀并列为反封建的内容。

第二,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中共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是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第三,初步认识到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将资产阶级初步区分为两部分,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

第五,初步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作了区别,提出对革命前途的新设想

在肯定大革命时期全党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党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还是初步的,有了一些正确的理解,但并不深刻、不全面,知其然还不大知其所以然。有些正确的主张还没有成为全党共识,甚至转瞬即逝;一些问题提出来,并没有解决;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认识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问题集中在对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上。

第一,对农民的认识不够深入。

——没有认清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懂得土地问题是农民的实质,武装斗争是农民革命的主要形式。

——没有真正理解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第二,没有正确认识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表现特点及其根源。主要表现为:

——过高估计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忽视其软弱性。

——孤立地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对资产阶级和农民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党在政治路线上的右倾。不敢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是丧失了政权和军权,处于无权地位,不敢实行土地革命的后果,是得不到广大农民的竭诚拥护。因而,当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反动反革命政变时,党无力阻止有效的反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惨痛失败,党员由近6万人减少到3万人

“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毛泽东(1962年)

2.土地革命时期:探索的新进展和严重错误

主要成就:

(1)重新认识中国性质

两种观点:托派: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

斯大林: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共六大:“现在的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中国现在的地位是半殖民地”

(2)重新明确中国革命性质

瞿秋白:“无间断革命论”

中共六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初步探索革命转变问题

在根据地,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制度,制定什么样的土地政策,工商业政策如何对待中间阶级等问题,非常现实地摆在全党的面前。

(4)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武装斗争怎么进行?

俄国十月革命:城市中心道路

工作重心放在哪里?解决问题的障碍来自:共产国际;党内的教条主义。

1927年底—1929年底,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和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实践中,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在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这一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重要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初步开辟出来了。

失误:

(1)把资产阶级不加分析地当作敌人。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中国资产阶级从革命走向了反革命。

中共:资产阶级是最危险的敌人

这一时期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下层小资产阶级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

(2)混淆了革命阶段,急于向社会主义转变

共产国际认为:中国将迎来自己的十月革命

中央制定了没收资产阶级的工厂归工人的政策

瞿秋白为首的党中央接受“无间断革命论”

一些根据地:“使小资变无产”

(3)实行“下层统一战线”

临时中央对察哈尔同盟军和福建事变处理上的关门主义

(4)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李立三:批判“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3.从遵义会议到瓦窑堡会议:探索的重大转折和突破

(1)遵义会议:党探索革命道路的重大转折

——开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领导

——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开始挣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占了主导地位

(2)瓦窑堡会议: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突破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区分了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提出了革命转变的新思路

14年的曲折探索的启示:

——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要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认识。

——证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证明了独立自主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逐步形成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通过全面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正确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一,政治路线的转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关键

转变1: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转变

转变2:对蒋介石集团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转变3:在处理各阶级关系上具体政策上

转变4: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否定了“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理论”。

第二,军事路线的解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重要一环。

第三,思想路线的形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思想基础。

第四,组织路线的确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重要保证。

(2)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

内容。

《新民主主义论》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3)延安政风促使全党对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共识

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新概括及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

(2)关于人民民主专政

(3)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政策

(4)关于革命转变的时间问题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挫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开辟

(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独创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革命胜利后要建立的绝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以后,经过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就是各级人民政府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政府。

《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格局。

据1950年3月底的统计: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11个大城市,出版及贩卖书店共计1057家,其中自行出版书刊者269家,计公营19家,公私合营6家,私营244家。专营贩卖的书店788家,计公营16家,公私合营7家,私营765家。

全国共有私营报纸58家,私营广播电台34座,私营报纸最多的为华东地区,有24家,其中14家在上海,如《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等。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价值:强调以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工业化的实现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条件。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不足之处:

第一,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与工作的重点不一致。

第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时间估计与设想过短。

第三,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缺乏坚定的清醒的认识。

第四,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方法、起点等的设想和规定过于笼统模糊。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原因

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的错误。”

(1)总路线提出的原因

第一,经过三年实践,党中央认识到,国家工业化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改造孤立地进行。

第二,经过三年实践,党中央认识到,新民主主义可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第三,经过三年实践,党中央认找到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逐步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

第四,国际环境和苏联过渡时期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2)三大改造

第一,对农业的改造

农村出现的新情况:

土地买卖造成农村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互助组如何进一步发展

ƒ富农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何时进行合作化

核心是如何看待中农富农化以及富农经济要不要保留的

第二,对手工业的改造

方针:

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形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步骤:

由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

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问题上的是非得失

(1)成就和成功的方面:

第一,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第二,创造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改造道路

(2)失误和不足:

第一,生产关系的变革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第二,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

(3)小结。出现失误和不足,有着多种具体的原因,但从总体上说,与当时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水平不高,仍然受着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分不开。

(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继1949年10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之后,1956年党又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同年4月25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借鉴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教训,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任务。

《论十大关系》成为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篇之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解决的两大课题: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建设、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历史和实践表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探索的历史贡献,就是为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基础。

1、八大前后探索的最初成果,“左”倾错误开始出现

1956年,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集中表现就是八大指定的正确路线和八大前后许多正确的决策。然而,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左”倾错误开始出现,导致后来发生了严重挫折。

(1)正确方面:

第一,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刘少奇所做政治报告的决议)

第二,提出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经济建设:

处理好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关系。

经济发展目标: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交通运输业、现代国防

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经济体制改革:

重点在两个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所有制结构

市场流通方面,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1、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设想

2、提出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方针

3、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原则

尽管很不完善,也不成熟,但其方向是正确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因而也是难能可贵的。

(2)错误的方面:

“1957年开始,我们犯了‘左’的错误,政治上的‘左’导致1958年搞‘大跃进’,使生产遭到很大的破坏,人民生活困难。” ——《邓小平文选》第2卷

第一,轻率地改变了八大做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二,错误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还需要“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的方法就是“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第三,错误地提出所谓“政治思想上的阶级”的命题

1958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武昌会议上说,消灭阶级问题,值得考虑。消灭阶级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经济剥削的阶级,容易消灭,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消灭了;另一种是政治思想的阶级(地主、富农、资产阶级,包括他们的知识分子),不易消灭,这是去年整风时发现的,我看消灭阶级问题让它吊着,不忙宣布为好。

第四,对1956年在经济工作中反对急躁冒进的正确决策进行错误批判

1957年9月八届三中全会到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党内高层论争要不要坚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毛泽东对反冒进的决策持有异议,认为给“六亿人民泄了气”,是“方针性错误”,是“政治问题”,搞反冒进的人把自己“抛到距离右派只有50米远了。”

对反冒进的批判,在思想上批掉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片面地强调“左”比右好;在政治上批掉了八大的正确路线;在组织上批掉了党内民主作风和集体领导原则,滋长个人专断;在经济工作上批掉了八大肯定的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为发动“大跃进”作了直接准备。

2.探索中出现巨大曲折,在曲折中继续探(1958-1960)

探索者的道路从来是不平坦的,这段时期,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1)探索中出现巨大挫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三面红旗”):

第一,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取代了八大正确路线

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标志着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

第二,以“超英赶美”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取代了实施八大通过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八大《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是积极稳妥可靠的。

但是,盲目求快的思想打破了正常发展的步骤。1957年10月,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坚定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动“大跃进”的决心。

发动“大跃进”的指导思想,是一味强调所谓“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干”等等,于是,左倾思想膨胀,“大跃进”运动高潮很快到来,全国工业大跃进、农业大跃进、各行各业大跃进,一些不可置信的“卫星”吹遍全国,九万人大炼钢铁。

第三,以大办人民公社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动,取消了八大前后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

(2)在曲折中继续探索的成果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盲目的必然性往往是自由的祖宗” ——毛泽东

第一,关于建立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观点

第二,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

第三,关于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

3.20世纪60年代初在调整国民经济中进一步探索,“左”倾错误逐步占上风

(1)这五年间的正确发展趋向,也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传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第二,提出和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对八大肯定的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经济建设方针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思考

1959年底,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1961年9月,毛泽东在接见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明确指出:“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十六世纪不算,那还是中世纪,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

第四,工业、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尝试

——注意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调整农村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分配关系,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出现。

——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尝试。

——试办托拉斯。

1962年3月28日,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阶段斗争形势,正如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所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我国阶级斗争总的趋势是波浪式的,但是向着和缓的方向发展。如果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结束,或者短期内就可以结束,是不对的。同样的,如果认为阶级斗争不是向着和缓的方向发展,而是不断尖锐化,也是不对的。

(2)“左”倾错误继续发展

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中心议题是阶级斗争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了阶级、形势、矛盾的问题,使会议突出地把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严重地提了出来。

——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上,把19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越来越升级,使之更加系统化和绝对化。

——在实际工作上否定了党内对经济形势的正确估计和贯彻“八字”方针的一些正确措施,使“左”的偏差越来越严重。如对所谓“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的批判。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叫四清运动,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在城市中是"反贪污行贿,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党内的“左”倾错误在政治上继续发展的表现,也可以说,这次运动是八届十中全会后我党按照“左”的阶级斗争理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的一次错误的实践,通过这样的实践,又大大发展了阶级斗争“左”倾错误的理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国内政治形势的估计越来越“左”。

第二,规定运动的性质和重点,表明“左”倾的阶级斗争理论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第三,运动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以上一系列的错误理论和错误实践,逐步形成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批判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的领导权。

4.几点经验与教训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曲折的的十年,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判断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三个基本问题,给我们留下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挫折(1966—1976)

“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经受的最严重的挫折。毛泽东发动和领导这场政治运动,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中国社会主义的纯洁性,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党和毛泽东在“反修防修”中陷入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的迷雾,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混淆了是非,对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判断严重失误,以致于“左”倾错误发展到极端,形成这场全国范围的浩劫。这是一段经验深刻、教训惨重的历史。

1、党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走入误区

导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走入误区的因素具有复杂的多重因果联系:既有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的刺激,也有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恶性发展的影响;既有党内矛盾的激化,也有社会矛盾的反弹。它们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历史合力。

(1)中国共产党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偏差和“反修防修”的误导

(2)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恶性发展

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

(3)个人崇拜的发展和党内分歧的激化

2.毛泽东社会主义构想中的失误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1)毛泽东社会主义构想中空想因素的发展

(2)毛泽东要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

基于苏联变“修”的经验教训,他更迫切需要寻找出使全国人民更加革命化的建设途径;基于对党内外形势异常严峻的错误估计,他急于发动一场“挽狂澜于既倒”的政治运动;急于对贪污腐败、官僚主义不能根治的痛恨,他要创建出一条依靠人民自觉革命的机制;基于对否定物质利益原则挫伤劳动积极性的后果,他要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水平……

思路:“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重点: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运动形式:“四大”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3.“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1)“执政党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2)执政党在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灭剥削阶级以后,决不能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谓运动,而必须真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轨道上来。

(3)执政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思想路线,科学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4)执政党要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

(四)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978)

1.“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开辟新道路创造了前提

2.重大历史关头的不同选择——“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之争

3.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4.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整体进入“小康社会”

4.形成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

5.党的建设取得成效,执政能力得到加强

()凸显的矛盾和问题

1.环境安全问题

2.民生问题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问题

3.政治、文化发展滞后,民主、法制不健全

4.社会失范

5.贫富差距……

(二)基本经验与历史启示

1.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2.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科学发展观,排除干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